![](/_upload/article/2a/0e/8e108cac4c3aabea2fc0d6f82d41/f5250ac3-e3da-4bb6-a68a-6b3bdcc51030.jpg)
![](/_upload/article/2a/0e/8e108cac4c3aabea2fc0d6f82d41/dd1e9e3d-8101-4fdb-a54b-f6a64ec3316f.jpg)
2015年7月14日,应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的邀请,上外350普京集团新网站孙德刚研究员作了题为“域外大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的学术讲座。这是上海社科院国关所“国际关系研究青年菁英讲坛”第四讲。孙德刚研究员从地缘政治威胁认知、军事投射能力、东道国立场、大国军费支持能力和决心、驻军法律化等方面分析了域外大国在中东设立军事基地的条件,并分析了中国在中东日益增长的柔性军事存在。他指出,中国在海外建军事基地的需求正在上升,但需要有某些突发事件提供好的契机,还需注意平衡好国际形象和地缘经济利益。中国要尽量采取多边主义,以提供国际安全公共产品的形式在军事上“走出去”。只有这样,中国军事“走出去”才有充分的合法性,也可以减轻美国等其他域外大国的顾虑。美国的底线就是其地区主导权不被挑战,但欢迎提供公共产品,而中国在中东的柔性军事存在正好弥补了美国在中东安全公共产品供应之不足。在讲座中,他还结合自己的学术成长经历,介绍了自己选题、研究和写作心得。他主张选择中国外交当下尚不愿做、未来必须做的事情,适度超前,开展前瞻性研究。讲座结束后,余建华代表院“国际安全”创新团队向孙德刚颁发本团队特聘研究员证书。
>>详见上海社科院国关所网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