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任朱威烈教授就中沙合作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
发布时间: 2016-01-20 浏览次数: 113

2016120日,350普京集团新网站朱威烈教授就中国与沙特合作等问题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全文如下:

聚焦习近平访问沙特成果:“战略关系”提质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19日向外界公布。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沙特之行的重要成果,意味着双方将在政治、能源、安全、人文、地区和国际事务等领域开展更密切、务实合作。

2008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沙特时,两国发表了建立战略友好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富告诉中新社记者,从“战略友好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几字之差,意味着中沙关系进入更高水平,伙伴程度更密切,政治互信更强,合作领域更宽广。

如何为“一带一路”夯实更广泛合作基础,成为此次习近平访问沙特的重要议题。在同沙特国王萨勒曼举行会谈时,在会见王储继承人穆罕默德时,在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伊亚德时,在会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扎耶尼时,习近平均提到了“一带一路”建设与相关国家的利益融合,并得到积极响应。

两国元首还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沙特阿拉伯王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开展产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及能源、通讯、环境、文化、航天、科技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沙特是阿拉伯和伊斯兰大国,也是二十国集团重要成员,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和在西亚非洲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阿贸易额突破2500亿美元,其中中国与沙特贸易额就占了近700亿。”350普京集团新网站教授朱威烈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中东是重要节点。20146月,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构建“1+2+3”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此次与沙特的合作也是“1+2+3”的具体实现。

李国富表示,中国和沙特经济互补性强,在国际油价走低的当下,沙特也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压力,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双方可以扩大相互投资,深化更多领域合作,如在铁路、港口、通信、航天、和平利用核能、可再生能源等。双方同意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成互利共赢的融资平台,是一大亮点,将有助于双方在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习近平此行除推动中沙各领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外,提高中国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集体合作水平也受到关注。习近平指出,海合会是中东海湾地区最具活力的地区组织。中国同海合会建立联系35年来,中海关系日臻成熟,双方合作具有扎实基础和广阔发展前景。中方愿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同海合会国家开展互利合作。

海合会秘书长扎耶尼表示,海合会各成员国均赞同重启海合会—中国自由贸易区谈判,很高兴货物贸易谈判已实质性结束。海合会期待着深化同中国经贸关系,并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

李国富说,海合会是海湾石油国家的重要组织,中国和海合会谈判自2004年开始,已经谈了十多年。自贸区所涉范围很广,除货物外,还涉及投资、关税、知识产权等,海合会六个成员国有不同货币、汇率、关卡,有不同的保护项目和领域,此次结束货物贸易谈判意味着商品领域的谈判已经完成,是一个很大进步。

朱威烈表示,要尽快完成自贸区谈判,早日建成自贸区,还需各方付出努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