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见端:“以色列地面进攻加沙面临多重阻力”,《文汇报》
发布时间: 2023-11-09 浏览次数: 10

2023119日,上外350普京集团新网站智库理事唐见端在《文汇报》发表评论文章《以色列地面进攻加沙面临多重阻力》(见《文汇报》2023119日第10),全文如下:

以色列地面进攻加沙面临多重阻力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7日晚发表讲话说,加沙城已被以军包围,数千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被*死,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地面行动中摧毁大量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指挥中心、阵地和地道。

如此,哈马斯是否已成瓮中之鳖?且慢。中国俗话说得好,强龙难压地头蛇。

首先,哈马斯已今非昔比。从发动突袭到正面应对以军地面进攻,哈马斯这次所展现的军事能力,是任何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此前所从未展现过的。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据此认为,这场战争为50年前赎罪日战争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此外,哈马斯还展现出不一般的舆论战能力。为了反击以色列把他们定为恐怖组织,哈马斯展出的视频,除了再现加沙居民在以色列攻击之下的悲惨遭遇,更着重显示以色列人质与哈马斯人员和睦共处。哈马斯还打电话告诉以色列人质家属:你们的亲人本可以平安回家,是政府拒绝了人质换巴勒斯坦囚徒的建议。面对人质家属责问,以色列政府只能说,这是哈马斯的心理战。

其次,攻城步兵面临双重压力。其一,加沙人口密集。武装人员与普通民众难以区分,军用设施与民用设施融为一体,这客观上为哈马斯起了掩护作用。以军对此以消灭恐怖分子的名义对加沙平民和民用设施进行无区别轰炸。但是随着平民伤亡数字不断上升,国际社会越来越难以坐视,以色列政府已经承受压力。其二,加沙地道密布。不像我国电影《地道战》那样,覆盖加沙地道之上的不是平原,而是密集的住宅和机构,发现不易,打击也难。微软网络新闻(MSN)前些天刊文称,加沙估计有1300条地下隧道,全长约500公里,其中有些地道深达70米。文章还引述美国西点军校所属城市战研究部主任约翰·斯宾塞的话说,四通八达的加沙地道是一个没有完美解决方案、正在等着以军的问题。

第三,以色列做不到密封加沙。其实以色列也知道,剿灭哈马斯并非易事,把加沙居民迁往埃及的西奈半岛也难如愿。所以它目前采取的战术是对哈马斯实施慢性窒息。即,一方面通过强大的地面和空中火力尽量把哈马斯压制在地道之内;另一方面封锁加沙对外通道、控制进入加沙的人道救援物资,不使其流入哈马斯之手。以色列希望这样能迫使哈马斯像被俄军围困在亚速钢铁厂的乌军那样,最终走出地面投降。但加沙城面积45平方公里,是亚速钢铁厂的4倍,以目前以军的兵力,尚做不到密封加沙城,补充给养甚至弹药因此仍有可能抵达地道中的哈马斯。

第四,以色列国内政治博弈造成军政裂痕。于今年初爆发、旨在限制最高法院权力的司法改革在以引发持续震荡,并波及军队。内塔尼亚胡支持司法改革,国防部长加兰特对此反对。防长半年前公开表示,军人对司法改革感到愤怒、痛苦、失望。内塔尼亚胡闻讯大怒,当即宣布解除防长职务。在执政联盟的几位大佬劝说下,总理两周后恢复了防长职务。哈马斯突袭发生后,两人在担责问题上又互相指责。内塔尼亚胡最近表示,他要追查那些反对司法改革、并因此拒绝服役的后备役军人。防长则反驳称,总理这么说是逃避责任,为的是让公众相信,反对司法改革是造成这回以军丢脸的原因。因此,军政界内部要求内塔尼亚胡辞职的呼声越来越大。

一边是两面受压的总理,一边是不久前还处于愤怒、痛苦、失望之中的军队,两股力量将把加沙之战引向何方?悬念不小。

与此同时,两线作战、多点纠缠的现实威胁也不容小觑。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近日宣布真主党与哈马斯并肩对以作战。真主党武装有十万之众,实力远在哈马斯之上。以色列对其心存忌惮,因为2006年黎以冲突中,被认为一周能结束战斗的以军,进入黎巴嫩境内一个月也未达目标,最后只能撤军。纳斯鲁拉同时还警告美国:不要以为开来航母打击群就能唬住真主党,对以色列真主党决不会力怯手软。可以预计,如果以军加大在加沙的行动力度,真主党很可能加大对以打击力度。

此外,在伊朗协调下,也门胡塞武装,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民兵武装,都已向以色列发动过多轮火箭和导弹袭击。这类袭击没有对以方造成实质性损失,但会对以社会造成恐慌;还会增加以军防守压力——这类看似无害的袭击可能正是为了麻痹以军,使其对伺机而动的致命袭击疏于防范。在约旦西岸,巴勒斯坦人的武装反抗已经开始,眼下规模虽不大,但其发展势头难以预估。在两线作战已成定局、多线纠缠正在形成的局面下,以军是否能够得心应手地剿灭哈马斯,也是个问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以色列无法铲除巴勒斯坦抵抗意志。近日在接受《纽约人》杂志采访时,前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官员、政治学家加桑·哈提卜指出,大多数巴民众把107日袭击看作是以色列的报应;与此同时,哈马斯在约旦河西岸的民众好感度得到提升。而在袭击发生前的9月、一项由巴勒斯坦政策与调查中心组织的民意调查显示,加沙和约旦西岸有过半人群支持使用武力打破僵局,加沙为51%,约旦河西岸为54%

巴勒斯坦人并非不知道以弱击强的后果,也绝非不珍惜性命。只是,被视若草芥的他们,数十年来处在被挤压、被羞辱的环境中,十多年来被囚居在露天监狱里;在这回无差别、高烈度的报复袭击中,他们的妇孺死伤枕藉。对此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反抗,为此不惜生命。

来源:文汇报

(本文观点仅为作者或被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研究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