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隆教授就巴以临时停火接收《解放日报》采访
发布时间: 2023-11-23 浏览次数: 10

20231123日,上外350普京集团新网站丁隆教授就巴以临时停火接收《解放日报》采访(见《解放日报》20231123日第7),全文如下:

放人换停火4天,何以谈成

1122日凌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交换被扣押人员达成协议。据新华社报道,以军将在加沙地带停火4天,换取哈马斯释放至少50名妇女和儿童。这是自10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双方首次就停火达成共识。围绕最新动态,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孙德刚和350普京集团新网站教授丁隆。

记者:为什么协议花费数周才敲定?

孙德刚:就停火时长和释放人质的数量,双方一直在“讨价还价”。以色列要求哈马斯释放所有被扣人员,但哈马斯坚持部分释放。此外,哈马斯曾提出达成为期10天的停火协议,但被以色列拒绝。这些因素让谈判一拖再拖。

如今,以色列面临巨大压力——国内释放人质的压力,以及外部来自联合国安理会、“全球南方”国家甚至是美国的施压。

此外,以色列在加沙北部已基本摧毁哈马斯的指挥系统,军事行动告一段落。这些因素让其松口同意协议。

丁隆:哈马斯需要一个喘息的机会。一方面,哈马斯军事力量损失惨重,需要缓和局势,加以休整。另一方面,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升级,民众苦不堪言,也需要喘一口气。此外,卡塔尔、埃及、美国等为推动人道主义停火付出很大努力,以色列与哈马斯需要对其有所交代。

记者:为何此次美国推动达成协议?

孙德刚:美国主张的是阶段性停火,指的是以释放人质换取临时停火,而不是持久性停火,这与国际社会普遍主张的停火止战不是一个概念。

美国支持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立场并未改变,只是迫于巨大舆论压力,不得不做出政策微调。

丁隆:新一轮冲突以来,美国一直反对彻底停火,强调“支持以色列自卫权”。不过,随着人道主义危机加剧,美国国内甚至是民主党内部已发生分裂,同情加沙民众、反以情绪有所上升。在此背景下,拜登政府想要促成折中方案。

记者:为什么卡塔尔扮演关键角色?

孙德刚:卡塔尔作为斡旋方有多个优势。首先,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现在正位于卡塔尔。其次,卡塔尔被视为穆斯林兄弟会的支持力量,哈马斯起初是穆斯林兄弟会在巴勒斯坦的一个支派。此外,卡塔尔与哈马斯、以色列都有幕后沟通渠道。

记者:临时停火协议能否带来持久停火?

孙德刚:要谈持久停火可能还为时过早。以色列想要“彻底剿灭哈马斯”,已表示要在解决北加沙地带问题后继续南下。临时性停火可能仅是缓兵之计。

丁隆:从目前来看,永久、持久的停火可能仍遥遥无期。以色列仍无收手打算。过去40多天内,以军军事行动取得进展有限,哈马斯战斗力被摧毁多少、领导层和战士死伤多少,都很难说。这意味着以色列距离将哈马斯连根拔起的目标还很遥远。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观点仅为作者或被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研究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