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7日,中东所所长刘中民教授就巴以领导人访华和巴以问题接受《新闻晨报》采访(见《新闻晨报》2013年5月7日第A20版),全文如下:
以色列总理昨抵沪开始访华行程
国际问题专家分析称巴以领导人在华会面可能性不大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6日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内塔尼亚胡在行前接受以色列媒体采访时强调,从经济角度来看,此次对华访问意义重大。
350普京集团新网站所长刘中民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内塔尼亚胡此次访华,将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
内塔尼亚胡访沪经贸是焦点
这是以色列总理6年来首次访华,也是内塔尼亚胡1998年首次以总理身份访华后再次到访中国。按照行程安排,内塔尼亚胡首先抵达上海。在沪期间,经济和贸易问题将是焦点。除了与上海市领导举行会谈外,内塔尼亚胡还将访问一个高科技园区,并会见在中国的以色列商人代表。7日,内塔尼亚胡将访问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参观一个工厂,并接受采访。
据以色列驻沪总领馆透露,中以双方将聚焦于两国关系,并着眼于提升双边经济联系,签署一系列涉及农业、金融合作、技术创新、科学和学术方面的协议。
刘中民表示,中以建交20多年来,双边关系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两国在农业、科技等领域已经有了不少合作。“但是,受美以关系的影响,中国和以色列在一些尖端技术领域的合作仍然受到限制。”他认为,两国或将在这些领域探讨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内塔尼亚胡将于8日前往北京。届时,他将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并在中央党校发表演讲。
外界普遍预计,当前的叙利亚局势将成为中以双方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称,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引发的紧张局势一度让内塔尼亚胡陷入两难境地,他将把以色列对叙利亚、伊朗和埃及问题等众多地区问题的观点传递给中国新领导层。
据悉,5日晚,内塔尼亚胡是在开完紧急内阁会议商讨叙利亚局势后,直接前往机场的。踏上客机后,他拒绝对叙利亚局势作评论,只表示,以方没有探讨过放弃访华的可能。
中国将为双方传递信息
就在内塔尼亚胡抵华的当天,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举行了会谈。巴以首脑几乎同期访问同一个国家,在国际外交史上实属罕见。在两人短暂的访华日程,还有两天时间是重叠的,这更引起了外界对两位领导人是否会在北京会面的猜测。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达了乐见其成的态度。但从具体日程上看,阿巴斯将于7日晚离开北京结束访华,而内塔尼亚胡要到8日才会前往北京,两人在北京会面的可能性不大。刘中民认为,巴以问题本身很复杂,“中国可能更多的是作为中间人,分别了解双方立场,并为巴以双方传递信息”。
中国尝试发挥更积极作用
刘中民指出,冷战时期,尤其是中以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之前,中国一直是在道义和物质层面支持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运动。冷战结束后,中国外交开始超越意识形态的束缚。与此同时,巴勒斯坦自身对以色列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巴以双方开始启动中东和平进程。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立场开始向相对平衡的方向发展。
虽然巴以和平进程一直是在美国的主导下进行,但中国近年来也在尝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而国际社会对中国也有这样的诉求。“比如,2002年设立中东问题特使,这就是中国外交的一个创新。”刘中民介绍说,自2000年时任以色列总理沙龙强行进入阿克萨清真寺以后,中东和平进程几乎陷于停顿。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曾表示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但由于巴以双方之间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以及各自内部派系的诸多分歧,中东和平进程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1年中东北非大变局后,巴以问题更被边缘化。“近几年,西方关注的焦点更多是在叙利亚和利比亚等国的国家转型。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为什么同时邀请巴以双方领导人访华?”刘中民认为,这说明中国始终坚持,巴以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他表示,巴以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寄希望于中国单方面的推动,“但中国起码可以继续劝谈促和,起到让巴以双方增进了解的作用”。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