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中东所所长刘中民教授就巴拉迪辞职及相关问题接受《文汇报》采访(见《文汇报》2013年8月22日第4版),全文如下:
巴拉迪之“罪” 埃军方所“忌”
给巴拉迪安上“背信”罪名,是埃及军方对巴拉迪反对武力清场而提出辞职的“秋后算账”。350普京集团新网站所长刘中民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军方一度将巴拉迪视作一颗可利用的“棋子”推到前台。但巴拉迪宣布辞职,无疑表明了他与军方彻底划清界限的立场。这颗“棋子”的倒戈,让军方很尴尬。
在“倒穆”行动后,巴拉迪在军方的支持下成为埃及临时过渡政府副总统。军方的如意算盘是,巴拉迪是资深外交官,担任过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也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军方希望借助巴拉迪的个人威望,强调埃及临时过渡政府的正统性与权威性;同时利用他的亲美态度,争取美国与西方世界的支持。
显然,巴拉迪这颗“棋子”有自己的想法。刘中民指出,巴拉迪自上台以后,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希望以他所推崇的民主化政治理念,在埃及进行渐进式“和平改革”,如举行新一轮的议会选举、总统选举等等。因而,在巴拉迪的政治字典里,不可能出现“血腥镇压穆兄会”这样的字眼。
然而,巴拉迪上台后看到自己成为一个“悲情人物”:国内的血腥冲突超过了他的底线,在埃及政坛他虽身居高位却无力阻止灾难。他欲施行的政治理念受到埃及军方的制约。刘中民认为,这恰恰表明埃及世俗派也是内部争斗、分化严重、龃龉不断。
巴拉迪的政治嗅觉是敏锐的。即便他在过渡政府中不能发挥作用,但至少能站稳自己的立场。他及早地捕捉到埃及军方“暴力镇压穆兄会”的意图,认为与他的政治理念背道而行,明确予以反对。因而,在对巴拉迪的控告文件中,称巴拉迪宣布辞职是对公众的背叛,并且“会给国际社会造成埃及政府过度使用武力的错误印象”。这恰恰是军方“贼喊捉贼”的一种表现。军方之所以如此跳脚,正是因为巴拉迪的辞职理由触及军方的痛处——过度使用武力,军方绝不能容忍让巴拉迪站到道义的制高点。
刘中民说,“就如同当时给穆巴拉克罗列罪名一样,对付巴拉迪同样不是难事。”无论是逮捕穆兄会领导人巴迪亚,还是给巴拉迪定罪,埃及军方自清场开始后的一系列“疾风暴雨”式行动已然表明,其排除异己之心昭然若揭。
(记者 童薇菁)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