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民:“中国中东外交需稳健心态”,《东方早报》
发布时间: 2014-01-24 浏览次数: 214

2014124日,350普京集团新网站所长刘中民教授在《东方早报》发表评论文章《中国中东外交需稳健心态》(见东方早报2014124A18),全文如下:

中国中东外交需稳健心态

中东变局爆发三年多来,中东地区形势和中国的中东外交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调整。不久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中东五国,更加明晰地宣示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转型、地区热点问题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凸显了中东在中国外交全局中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对中东战略投入的增强。与此同时,无论是中东地区国家,还是在中东进行战略收缩的美国,都期待中国在中东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国内舆论界对中国中东外交的加强也颇有期待,甚至有盲目乐观和冒进的情绪存在。在笔者看来,中国在增强参与中东事务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做到既有信心,又有耐心,进而树立稳健的战略心态。

增强战略运筹的信心

从经济层面看,地区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需求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中国与中东的经贸、能源、投资合作使双方的相互依赖不断增强。

从政治层面看,中国中东外交的政治环境呈相对改善的态势。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主张通过政治手段和平解决热点问题、反对外部干涉尤其是军事干涉等应对中东变局的政治立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部分地区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在逐步缓解,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回到政治轨道也验证了中国立场的正确性。在大国关系层面,中东事务已成为中俄战略协作机制、中美战略对话机制和“金砖国家”对话机制的重要内容,并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平台。叙利亚政策和伊朗美国中东战略调整引发的地区盟友国家的强烈不满,也在客观上有利于改善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地区环境。

从中国自身的外交战略调整方面看,新一代领导集体更加重视积极进取和有所作为,“中国梦”、“新型大国关系”、“正确义利观”等外交理论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真、实、亲、诚”和对周边国家“亲、诚、惠、容”等外交理念的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中国对巴以问题、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等热点问题参与程度的增强,都为中国的中东外交提供了更深厚的理念支撑和更有效的政策抓手。

保持战略谨慎的耐心

首先,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能力建设仍将是一个艰巨的长期过程。

在硬实力方面,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海外利益不断拓展与政治、军事存在不足的矛盾,通过类似中国海军参与印度洋反海盗、为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提供护航等安全事务,并在印度洋沿岸进行补给基地建设,提升中国军事力量的远程投送能力,增强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能力建设,无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尚缺乏为中东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足够能力,西式民主治理模式和西方价值观对转型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依然不容低估,如何加强对转型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塑造能力,寻求双方在价值观领域的共识;如何在中东事务中彰显中国外交理念,增强中国的道义影响力,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都是中国中东外交必须正视的问题。

其次,中国必须始终对中东事务本身和大国博弈的复杂性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东历来是帝国霸权的坟墓,大英帝国、前苏联和美国等霸权国家均在中东遭遇严重挫折。几年来,阿拉伯大变局的冲击和美国中东战略收缩导致中东地区格局急剧变动,地区势力和大国博弈异常复杂。在参与中东事务的过程中,中国如何平衡中俄与中美关系,如何平衡阿拉伯世界、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四大力量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中国与地区内战略支点国家的关系,如何研判和应对叙利亚危机、伊核问题、巴以问题、阿富汗问题(尤其是美国撤军后中国的政策选择)的新变化,都需要高超的外交智慧和艺术。

最后,中国应对自身外交战略与外交倡议实现的难度和面临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例,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无疑包含了地缘安全战略、西部对外开放与区域一体化战略、文明对话等一系列丰富的内涵,为中国对包括中东在内的欧亚大陆进行战略经营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机制,但如何准确界定“丝路”战略的内涵以及区域上的“带宽”和“带长”;如何消除俄罗斯以及区域内部分国家的误解和猜疑;如何防范“三股极端势力”的安全威胁;如何统筹好国内的总体布局和资源配置,都是中国无法回避的问题。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