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一带一路”倡议富有创造性
发布时间: 2014-06-03 浏览次数: 161

前往中国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前夕,约旦前首相阿卜杜·萨拉姆·马贾利接受本报记者书面采访时强调:中国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在合作和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是一个创造性的举措。

中国的作用是基础性的,近年来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发挥了重大作用。马贾利认为,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国际合作体系不能建立在持续的零和基础之上,而应该建立在各方之间合作包容与互相交流、创造新能量的基础之上。这种在相互尊重的合作中创造出来的能量将使“蛋糕”变得更大,从而让每一方都能获得比现在更大的份额。

马贾利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选择从五个方面先做起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合作,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因为它汇集了许多关键要素。一是政策沟通,激活合作共同点。二是贸易畅通,便利沿途国家之间不断增加的货物和资本流动。三是货币流通,加强安全基础上的货币合作,因为每一个经济行为必须有反向的资金付出。如果货币交换无序,那么货物交换和相互投资就会被扭曲。在马贾利看来,世界上单一货币依赖的延续,导致了很多危机。四是民心相通,通过密切语言、文化和文明等领域的交流突出人的关系。他认为忽视人文交流,经贸交往就没有持续基础,也不可能持续发展。五是道路联通,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和电力并网。这些领域的合作会使各国关系更密切,并超越政治分歧创造利益和均衡。

谈到对中国的印象,马贾利说:“这将是我第八次访问中国。每次到访中国,都会令我欣喜。我对中国不断取得令世人惊叹的进步和发展表示敬意与祝贺,并愿为巩固和发展阿中关系做出努力。”马贾利指出:“我们观察到中国从1949年至今经历的战略转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我们希望与中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不是为了破坏国际经济和交流机制,而是旨在实现经济力量和国际利益机制的更加公正和均衡。”

马贾利认为,在技术巨大进步背景下的国际合作已不再局限于邻国,世界彼此关联,变得像一个“村庄”。这可从国际交流的规模、各方经济联系得到清楚的反映。世界需要相互依存而不是依附。马贾利提到:“我所在的国家约旦,位于一个正在经历迅速变革和动荡的地区,未来难以预料。但是约旦已能在宪政等领域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来应对危机,让人民参与决策的制定。在信息革命时代,我们已经从阿拉伯兄弟国家的经历中吸取了深刻教训。”

谈及未来,马贾利表示相信,“在古代曾经肩负着联系东西方桥梁作用的中东地区,仍将发挥纽带作用,因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本源。但我们不能止步不前,我们要为后人建立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让他们享有更美好更安全的生活。”

(记者:刘水明、刘睿)

来源:人民日报